随着量子通信科学实验卫星墨子的发射,量子通信的名称是家喻户晓的名字。人们对这种绝对保密的通信方式充满了好奇例如,它的传输效率。例如,它的传输效率足够高吗?它能传播得足够远吗?如果它的中继站受到攻击,它还能确保安全吗?简而言之,它可以概括为:量子通信真的很容易使用吗?
如果你认为这些问题只是外行人说的外行人,那就大错特错了。在量子通信实用化的道路上,这些问题确实是不可低估的障碍,研究人员需要逐一解决。
就像莱特兄弟的飞机不能把你从纽约带到东京一样,量子通信必须加强以下三点:增加安全通信距离,提高安全代码率,提高现实系统的安全性。
理论上,量子密钥分发(quantum key distribution,即QKD)它可以确保用户在两个地方之间的安全交换密钥,但事实上,我们的设备并不是那么完美,这给攻击者留下了一些可能的漏洞。例如,理论上要求光源发射单光子,因为单光子的量子状态不能被复制或窃听。但事实上,我们通常使用弱相干光子源[2],这导致了光源不完美的漏洞。无论相干光有多个光子成分,它都可能发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光子。针对弱相干光的这一特点,攻击者可以采用所谓的方法PNS(photon-number splitting)攻击,简单地说,可以理解为:在光源发射者发出多个光子后,攻击者窃取一个光子,剩余的光子传递给接收者。如果攻击者与接收者进行相同的基矢量测量,则可以获得与接收者相同的信息,即窃取信息。此外,攻击者还可能攻击探测器,如使用强光改变探测器的光子探测模式,窃取或控制不同的探测值测量时间,导致探测器只看到攻击者希望你看到的信号。为了克服这些漏洞,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改进技术的解决方案。
解决光源漏洞问题
韩国学者2003年Won-Young Hwang提出了诱骗态量子密钥分发的基本方法[3]。如何解决光源不完美的漏洞?清华大学物理系的王向斌教授从事量子信息研究多年。他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比喻:有一口井,每个人都想喝甜井水,但不幸的是,井里混合着一种毒液,必须蒸馏毒液才能喝健康的井水。所以问题是:蒸馏多少合适?如果毒液的百分比估计过大,许多健康的井水就会白白蒸馏;如果蒸馏过少,毒液就不干净,人们喝酒就会致命。因此,问题的关键是正确估计健康井水百分比的下限。在密钥分配中,单光子响应是研究人员需要的甜井水,多光子响应是致命毒液。研究人员必须估计单光子计数率的下限和误码率的上限,并尽可能接近实际值。
2004年,加拿大圆周理论研究所D。Gottesman等人对量子密钥分发的安全成码率进行了详细分析。这篇文章叫做GLLP(GLLP为四位作者D。Gottesman,H。K。Lo,N。Lütkenhaus,和J。Preskill姓氏首字母缩写)的文章成为量子密钥分发安全性分析的里程碑[4]。它专门分析了标记单光子源对成码率的影响。常用的弱相干光可以看作是标记单光子源,估计诱骗态量子密钥分发的成码率GLLP基础。诱骗态协议的过程大致是:发送方根据信号态、诱骗态、真空态随机调制几种不同光强的强度态GLLP根据分析,不同强度光源检测到的概率与检测错误的概率相同。联立方程组可以得到单光子计数率的下限和误码率的上限,并知道蒸馏了多少致命毒液。
2005年,王向斌教授和罗开广、马雄峰、陈凯等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独立提出了诱骗态量子密钥分发方案,使其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实际系统。在接下来的两年里,中国、美国和奥地利的几个小组都完善了诱骗态量子密钥的分发,很好地解决了光源的漏洞问题。
理论上,除了多光子成分问题外,光源漏洞还有其他方面,如状态制备不完善,因此诱导状态方案并没有完全堵塞光源漏洞。然而,从实际的角度来看,这些漏洞可以通过准确地识别光源来避免。
堵塞探测器的漏洞
光源漏洞堵塞,探测器漏洞问题应如何解决?
声明:本文内容采编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点击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