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定土楼,即永定客家土楼,位于福建省西南部的龙岩市永定区,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,永定土楼的设施布局既有苏州园林的印迹,也有古希腊建筑的特点,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典范。据历史记载,永定客家土楼产生于唐朝以前,元代以后已相当普遍,明代以后进入成熟期。随着人口向外迁徙,土楼建筑作为一种文化传统辐射到南靖、平和、新罗、上杭等邻近县、区,包括非客家地区。 唐末宋初以前,永定就有客家先民居住,元以前以堡、寨命名的村子或土楼有40多个,元后期土楼已相当普遍。明清两代为永定客家土楼发展的鼎盛时期。
在永定2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分布着2万多座土楼,其中有三层以上的大型建筑近5000座,圆楼360多座,其中清代以前的约占1/3,具有代表性的土楼近3000座。永定土楼千姿百态,种类繁多,分方楼圆楼两大体系。永定被称为一座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土楼博物馆。在众多的土楼中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五凤楼、大的方楼和圆楼。
圆楼是土楼群中最具特色的建筑,一般以一个圆心出发,依不同的半径,一层层向外展开,如同湖中的水波,环环相套。其最中心处为家族祠院,向外依次为祖堂,围廊,最外一环住人。整个土楼房间大小一致,面积约十平方米左右,使用共同的楼梯,缺点是各家几乎无秘密可言。圆楼与方楼相比优点较多,方楼的四角房间光线暗,通风差,紧临木楼梯,噪声干扰大,因此不受欢迎,而圆楼消灭了角房间,圆不会亏一方,因此,平等、均等是圆楼的重要特性,这是人们选择圆楼的一个主要原因。
永定客家土楼作为福建乃至全国都极为罕见的独特建筑风格,凝聚了客家人的智慧结晶,被誉为中国古建筑奇葩。客家土楼建筑闪耀着客家人的智慧,它具有防震、防火、防御多种功能,通风和采光良好,而且冬暖夏凉。
它的结构还体现了客家人世代相传的团结友爱传统。试想几百人住在同一幢大屋内朝夕相处,和睦共居当然是非常重要的,客家人淳朴敦厚的秉性于此也可见一斑。一进入土楼,你立即就能感觉到那种深沉的历史感和温和的气氛。
永定土楼千姿百态,种类繁多,每一座土楼都各自独特的审美和艺术魅力。永定土楼主要集中在湖坑和下洋两镇,比较有代表性的土楼景点有:洪坑土楼群、初溪土楼群、高北土楼群、南溪土楼群、中川古村落等。奇特的土楼,秀丽的风光。
声明:本文内容采编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点击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